索斯盖特一战封圣?这种说法其实很不严谨。此前我们已经说过,4届大赛3进4强的南门已经称得上是“英格兰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主帅”,只是暂时还得加上个“之一”。与此同时,他之于英格兰足球的伟大,却又和中立球迷对他的不满关系不大,球踢得不好看就是不好看,尤其是在阵容华丽、明星众多的情况下。
当然,对荷兰的这场半决赛观感并不是那么糟糕,至少它的上半场很热闹,下半时也有“换人即迎来胜利”的妙笔,所以就事论事,这算得上是三狮军团本届表现最好的一场,“苟”的程度相对而言也不是特别的严重。那么,这是否说明索斯盖特之前都是在扮猪吃老虎?一到关键时刻认真起来就利害了?不能完全排除可能,但看上去也并不是很像。
上半时踢得很开放,其实首先应该感谢荷兰队的进球来得很快。如果不是被对手强势逼迫这么一下,英格兰人真的未必会这么努力。不信你回想一下,他们小组赛首场是怎么踢的?贝林厄姆早早破门打开局面,一度让人以为会有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,但结果却是全队下半时仅射门2次,远不如对面塞尔维亚有冲劲。
除了激出英格兰强攻的动力,荷兰羸弱的中场也给三狮创造了大军压境的充分条件。斯豪滕能力有限,赖恩德斯又往往顾此失彼,就算加上早早替补登场的费尔曼,那也是三个臭皮匠难顶一个诸葛亮,只有被凯恩、福登、梅努等人戏耍的份。当然我们不能说英格兰踢得好是因为他们的对手太弱,再怎么说,在塞尔维亚、丹麦、斯洛文尼亚、斯洛伐克、瑞士和荷兰这6队当中,橙衣军团都能被归为最强的那一档,所以索斯盖特的球队肯定是有一定的改进。
其实从对瑞士变阵3中卫开始,三狮军团的变化还是比较明显,尽管这种变阵有时候也像是一种噱头——首发人员没有变动,只是让右后卫沃克内收,左后卫特里皮尔前提,这种变化在“不对称阵型”里实际上很常见,你说它是3中卫也行,变回4后卫也是一转眼的事。不过真正影响到战术思路的调整还是有的,并不在于后卫的数量,而是贝林厄姆和福登的位置进行了对调。
曾经爱从左路内收、老和队友挤在一起的“曼城太子”不再是左边锋,而是位于中场偏右位置的边前腰。这一角色有那么一点点假扮厄德高的感觉,也就是借用阿森纳的套路,让两名左脚攻击手在右路打配合。其展示出来的效果,就是对瑞士萨卡有队友拉开空间,获得了不少单打突破的机会。然后对荷兰,福登也一度成了上半时玩得最花、射得最自在的英格兰球员。
不过这样的改变并不是所有人都受益,由于特里皮尔在左路的前插威胁有限,挪到相对靠左位置的贝林厄姆便有了些“发配边疆”的感觉,他这一侧真正有威胁的进攻很少,亮眼表现自然也多不起来。就此《马卡报》曾给出这样的评语:“贝林厄姆完全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。在索斯盖特阵型的左侧,他很难进入比赛,虽然也留下了一些痕迹,但从未在后排制造出危险。”
然而话说回来,贝林厄姆的“沉寂”倒也不完全是坏事。此前大家戏称英格兰“九子夺嫡”,核心问题之一就是皇马中场表现欲过强,虽然踢得卖力处处都有他的身影,却也抢占了队友的球权、空间,让原本就没有很合拍的组合变得更加不平衡。如今贝林主导进攻的次数变少了,其他三狮球员就有更多机会活起来。
讲到这里,还是得说索斯盖特运气不错,“弱化贝林厄姆”也许有主帅主动选择的因素,但能让皇马5号不那么心浮气躁,外界原因也很重要。地球的另一边,“金球奖大热门”维尼修斯在美洲杯表现不及格早早出局;在欧洲杯上,“皇马新王”姆巴佩也是状态一塌糊涂真心帮不了法国。这种情况下,贝林厄姆还有必要着急吗?想拿金球靠个人表现已经很难超出多少,但若团队荣誉另有加成,那真就高分有望。
既定战术比之前更合理了,再加上还有“后手”,英格兰无论踢得好看不好看,都会是西班牙不可小看一点的对手。而说到后手,从逆转斯洛伐克到追平瑞士,再到眼前逆转荷兰,三狮军团都是在换人调整后很快取得了关键进球,索斯盖特也因此得了“用兵如神”的美名。但果真如此么?决赛的表现或许会给我们更准确的答案。
此前英格兰一直没有遇到与自己真正势均力敌的对手,他们的余地不少,可以慢慢“试错”不做“激进选择”。比如像对补时阶段换上托尼这种事,大家都感叹南门命硬,但仔细想想,当时斯洛伐克早就暴露出有些坚持不住的态势,增加攻击手肯定是正确的选择,只是索斯盖特换的太晚罢了。
相关阅读: